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核电站燃料转运舱与装载井传水的新型回路,包括三个并联设置的冷却循环泵、两台热交换器及若干个手动隔离阀、若干个止回阀。手动隔离阀和止回阀将冷却循环泵、热交换器连接,在乏燃料水池、燃料转运舱、乏燃料容器装载井、换料水箱之间形成四个传水回路。本实用新型增大了核电机组换料期间PTR系统的冷却能力,解决由于换料方式的改变会出现PTR单列系统运行乏池冷却能力不足的问题,彻底解决大修期间燃料转运舱与燃料装载井倒水时需要中断乏燃料水池冷却的问题。
公开号:CN214336343U
申请号:CN202022159151.5U
申请日:2020-09-27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廖亮;王洪;洪金英;杨纪晨
申请人:Fujian Fuqing Nuclear Power Co ltd;
IPC主号:G21C15-18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乏燃料水池冷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核电站燃料转运舱与装载井传水的新型回路。
[n0002] 福清核电1/2号机组反应堆换料水池和乏燃料水池冷却和处理系统(简称PTR系统)的冷却回路由两个系列组成,每个系列包括一台冷却循环泵和一台热交换器。按照原设计,在正常情况下,一列运行可以保持乏燃料水池的冷却。随着燃料装卸技术的革新和运行管理水平的提高,实际换料采取全堆芯卸料方式,卸料结束时间较设计考虑的14天提前到8天左右,这样导致乏池实际热负荷远大于设计基准的假设,在换料大修期间,可能会出现PTR单列系统运行导致乏池冷却能力不足的问题,此时需要投入两台冷却循环泵和两台热交换器。
[n0003] 在机组大修期间,要求使用PTR冷却循环泵从乏燃料装载井向转运仓充水、将燃料装载井补至满水等操作,需要使用技术规范的限制条件,中断乏燃料水池的冷却。根据以往大修经验,在中断乏池冷却后,乏池温度平均升高约16-18℃,随着后面燃料的增多,乏池温度可能会升高更多,乏池冷却中断存在导致超技术规范的风险。
[n0004] 在燃料装运舱和燃料装载井之间传水时需要使用PTR泵,会使乏燃料水池失去冷却;而在水池中放一台潜水泵又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
[n0005]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急需设计一种新型的核电站燃料转运舱与装载井传水回路。
[n0006]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核电站燃料转运舱与装载井传水的新型回路,满足乏燃料水池在设计最大热负荷工况下不超设计限值要求,并且在装卸料期间需要水池倒水时,避免中断乏燃料水池的正常冷却。
[n0007]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n0008] 一种用于核电站燃料转运舱与装载井传水的新型回路,包括三个并联设置的冷却循环泵、两台热交换器及若干个手动隔离阀、若干个止回阀。手动隔离阀和止回阀将冷却循环泵、热交换器连接,形成四个传水回路。
[n0009] 其中,三个冷却循环泵分别是冷却循环泵A、冷却循环泵B、冷却循环泵C。
[n0010] 两台热交换器分别是热交换器A、热交换器B。
[n0011] 若干个手动隔离阀包括手动隔离阀C、手动隔离阀E、手动隔离阀F、手动隔离阀H。
[n0012] 若干个止回阀包括止回阀A。
[n0013] 手动隔离阀E、手动隔离阀F、冷却循环泵A、止回阀A、手动隔离阀H以及手动隔离阀C依次相连接组成一号传水回路,取水端为燃料转运舱,回水端为装载井。可实现在不中断乏燃料水池冷却的前提下从燃料转运舱往装载井传水。
[n0014] 若干个手动隔离阀还包括手动隔离阀D、手动隔离阀G。
[n0015] 手动隔离阀C、手动隔离阀D、冷却循环泵A、止回阀A、手动隔离阀G和手动隔离阀E依次相连接组成二号传水回路,取水端为装载井,回水端为燃料转运舱,可实现在不中断乏燃料水池冷却的前提下从装载井往燃料转运舱传水。
[n0016] 若干个手动隔离阀还包括手动隔离阀M、手动隔离阀O、手动隔离阀Q、手动隔离阀S。
[n0017] 若干个止回阀还包括止回阀C。
[n0018] 手动隔离阀M、冷却循环泵B、止回阀C、手动隔离阀O、手动隔离阀Q、热交换器A以及手动隔离阀S依次相连接组成三号传水回路。取水端为乏燃料水池,回水端为乏燃料水池、转运舱和装载井,可实现乏燃料水池的循环冷却以及从乏燃料水池往转运舱、装载井传水。
[n0019] 若干个手动隔离阀还包括手动隔离阀A、手动隔离阀U、手动隔离阀L、手动隔离阀N、手动隔离阀P、手动隔离阀R。
[n0020] 若干个止回阀还包括止回阀B。
[n0021] 手动隔离阀A、手动隔离阀U、手动隔离阀L、冷却循环泵C、止回阀B、手动隔离阀N、手动隔离阀P、热交换器B、手动隔离阀R相连接组成四号传水回路,取水端为乏燃料水池,回水端为换料水箱,可实现乏燃料水池往换料水箱传水。
[n0022] 冷却循环泵A的额定功率为90kW,额定电流为160.1A。冷却循环泵A为卧式轴流泵,流量为421.5m3/h。冷却循环泵A仅在大修期间使用,使用常备母线正常电源配电盘进行配电。
[n0023] 在特殊工况下需要双列PTR投运冷却乏池时,冷却循环泵B和冷却循环泵A投入运行,冷却循环泵C作为PTR另外两个系列的备用或作为余热排出系统的备用。
[n0024] 在装卸料期间通过对冷却循环泵A和倒水管线、阀门进行相应操作,实现燃料转运舱和燃料装载井两个水池的传送水,不会中断冷却循环泵B或冷却循环泵C对乏燃料水池的正常冷却。
[n0025] 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n0026] 增大核电机组换料期间PTR系统的冷却能力,解决由于换料方式的改变会出现PTR单列系统运行乏池冷却能力不足的问题,彻底解决大修期间燃料转运舱与燃料装载井倒水时需要中断乏燃料水池冷却的问题。
[n0027] 通过增加一台备用冷却泵和导水管线,在换料大修期间,运行三台冷却泵中的两台和两个热交换器对乏池进行冷却,另外一台泵作为备用,满足乏燃料水池在设计最大热负荷工况下不会超设计限值要求。在装卸料期间需要水池传倒水时,通过对新增冷却循环泵和倒水管线、阀门进行相应操作,实现燃料转运舱和燃料装载井两个水池的传倒水,避免中断乏燃料水池的正常冷却。
[n0028] 图1为一种用于核电站燃料转运舱与装载井传水的新型回路结构示意图。
[n0029] 其中:1为手动隔离阀A;2为手动隔离阀B;3为手动隔离阀C;4为手动隔离阀D;5为手动隔离阀E;6为手动隔离阀F;7为手动隔离阀G;8为冷却循环泵A;9为止回阀A;10为手动隔离阀H;11为手动隔离阀I;12为手动隔离阀J;13为手动隔离阀K;002VB为手动隔离阀L;003VB为手动隔离阀M;004VB为止回阀B;005VB为止回阀C;006VB为手动隔离阀N;007VB为手动隔离阀O;008VB为手动隔离阀P;009VB为手动隔离阀Q;012VB为手动隔离阀R;013VB为手动隔离阀S;014VB为手动隔离阀T;017VB为手动隔离阀U;018VB为手动隔离阀V;001PO为冷却循环泵B;002PO为冷却循环泵C;001RF为热交换器A;002RF为热交换器B。
[n0030]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n003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核电站燃料转运舱与装载井传水的新型回路,包括三个并联设置的冷却循环泵、两台热交换器及若干个手动隔离阀、若干个止回阀。手动隔离阀和止回阀将冷却循环泵、热交换器连接,形成四个传水回路。
[n0032] 其中,三个冷却循环泵分别是冷却循环泵A8、冷却循环泵B001PO、冷却循环泵C002PO。
[n0033] 两台热交换器分别是热交换器A001RF、热交换器B002RF。
[n0034] 若干个手动隔离阀包括手动隔离阀C3、手动隔离阀E5、手动隔离阀F6、手动隔离阀H10。
[n0035] 若干个止回阀包括止回阀A9。
[n0036] 手动隔离阀E5、手动隔离阀F6、冷却循环泵A8、止回阀A9、手动隔离阀H10以及手动隔离阀C3依次相连接组成一号传水回路,取水端为燃料转运舱,回水端为装载井。可实现在不中断乏燃料水池冷却的前提下从燃料转运舱往装载井传水。
[n0037] 若干个手动隔离阀还包括手动隔离阀D4、手动隔离阀G7。
[n0038] 手动隔离阀C3、手动隔离阀D4、冷却循环泵A8、止回阀A9、手动隔离阀G7和手动隔离阀E5依次相连接组成二号传水回路,取水端为装载井,回水端为燃料转运舱,可实现在不中断乏燃料水池冷却的前提下从装载井往燃料转运舱传水。
[n0039] 若干个手动隔离阀还包括手动隔离阀M003VB、手动隔离阀O007VB、手动隔离阀Q009VB、手动隔离阀S013VB。
[n0040] 若干个止回阀还包括止回阀C005VB。
[n0041] 手动隔离阀M003VB、冷却循环泵B001PO、止回阀C005VB、手动隔离阀O007VB、手动隔离阀Q009VB、热交换器A001RF以及手动隔离阀S013VB依次相连接组成三号传水回路。取水端为乏燃料水池,回水端为乏燃料水池、转运舱和装载井,可实现乏燃料水池的循环冷却以及从乏燃料水池往转运舱、装载井传水。
[n0042] 若干个手动隔离阀还包括手动隔离阀A1、手动隔离阀U017VB、手动隔离阀L002VB、手动隔离阀N006VB、手动隔离阀P008VB、手动隔离阀R012VB。
[n0043] 若干个止回阀还包括止回阀B004VB。
[n0044] 手动隔离阀A1、手动隔离阀U017VB、手动隔离阀L002VB、冷却循环泵C002PO、止回阀B004VB、手动隔离阀N006VB、手动隔离阀P008VB、热交换器B002RF、手动隔离阀R012VB相连接组成四号传水回路,取水端为乏燃料水池,回水端为换料水箱,可实现乏燃料水池往换料水箱传水。
[n0045] 冷却循环泵A8的额定功率为90kW,额定电流为160.1A。冷却循环泵A8为卧式轴流泵,流量为421.5m3/h。冷却循环泵A8仅在大修期间使用,使用常备母线正常电源配电盘进行配电。
[n0046] 在特殊工况下需要双列PTR投运冷却乏池时,冷却循环泵B001PO和冷却循环泵A8投入运行,冷却循环泵C002PO作为PTR另外两个系列的备用或作为余热排出系统的备用。
[n0047] 在装卸料期间通过对冷却循环泵A8和倒水管线、阀门进行相应操作,实现燃料转运舱和燃料装载井两个水池的传送水,不会中断冷却循环泵B001PO或冷却循环泵C002PO对乏燃料水池的正常冷却。
[n0048]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
[n0049] 在乏燃料水池出口管线连接冷却循环泵B001PO上游的入口母管上开孔,引出新增的冷却回路和倒水管线。
[n0050] 当需要从乏燃料容器装载井往燃料转运舱倒水时:
[n0051] 打开手动隔离阀C3、打开手动隔离阀D4、打开手动隔离阀G7、打开手动隔离阀E5,关闭手动隔离阀B2、关闭手动隔离阀F6、关闭手动隔离阀H10。
[n0052] 当需要从燃料转运舱往乏燃料容器装载井倒水时:
[n0053] 打开手动隔离阀E5、打开手动隔离阀F6、打开手动隔离阀H10、打开手动隔离阀C3,关闭手动隔离阀B2、关闭手动隔离阀D4、关闭手动隔离阀G7、关闭手动隔离阀I11。
[n0054] 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n0055] 增大核电机组换料期间PTR系统的冷却能力,解决由于换料方式的改变会出现PTR单列系统运行乏池冷却能力不足的问题,彻底解决大修期间燃料转运舱与燃料装载井倒水时需要中断乏燃料水池冷却的问题。
权利要求:
Claims (6)
[0001] 1.一种用于核电站燃料转运舱与装载井传水的新型回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三个并联设置的冷却循环泵、两台热交换器及若干个手动隔离阀、若干个止回阀;手动隔离阀和止回阀将冷却循环泵、热交换器连接,形成四个传水回路;三个冷却循环泵分别是冷却循环泵A(8)、冷却循环泵B(001PO)、冷却循环泵C(002PO);两台热交换器分别是热交换器A(001RF)、热交换器B(002RF);若干个手动隔离阀包括手动隔离阀C(3)、手动隔离阀E(5)、手动隔离阀F(6)、手动隔离阀H(10);若干个止回阀包括止回阀A(9);手动隔离阀E(5)、手动隔离阀F(6)、冷却循环泵A(8)、止回阀A(9)、手动隔离阀H(10)以及手动隔离阀C(3)依次相连接组成一号传水回路;取水端为燃料转运舱,回水端为乏燃料容器装载井。
[000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核电站燃料转运舱与装载井传水的新型回路,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手动隔离阀还包括手动隔离阀D(4)、手动隔离阀G(7);手动隔离阀C(3)、手动隔离阀D(4)、冷却循环泵A(8)、止回阀A(9)、手动隔离阀G(7)和手动隔离阀E(5)依次相连接组成二号传水回路,取水端为乏燃料容器装载井,回水端为燃料转运舱。
[000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核电站燃料转运舱与装载井传水的新型回路,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手动隔离阀还包括手动隔离阀M(003VB)、手动隔离阀O(007VB)、手动隔离阀Q(009VB)、手动隔离阀S(013VB);若干个止回阀还包括止回阀C(005VB);手动隔离阀M(003VB)、冷却循环泵B(001PO)、止回阀C(005VB)、手动隔离阀O(007VB)、手动隔离阀Q(009VB)、热交换器A(001RF)以及手动隔离阀S(013VB)依次相连接组成三号传水回路;取水端为乏燃料水池,回水端为乏燃料水池、燃料转运舱和乏燃料容器装载井。
[0004]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核电站燃料转运舱与装载井传水的新型回路,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手动隔离阀还包括手动隔离阀A(1)、手动隔离阀U(017VB)、手动隔离阀L(002VB)、手动隔离阀N(006VB)、手动隔离阀P(008VB)、手动隔离阀R(012VB);若干个止回阀还包括止回阀B(004VB);手动隔离阀A(1)、手动隔离阀U(017VB)、手动隔离阀L(002VB)、冷却循环泵C(002PO)、止回阀B(004VB)、手动隔离阀N(006VB)、手动隔离阀P(008VB)、热交换器B(002RF)、手动隔离阀R(012VB)相连接组成四号传水回路;取水端为乏燃料水池,回水端为换料水箱。
[0005]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核电站燃料转运舱与装载井传水的新型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循环泵A(8)的额定功率为90kW,额定电流为160.1A。
[0006]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核电站燃料转运舱与装载井传水的新型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循环泵A(8)为卧式轴流泵,流量为421.5m3/h。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101933099A|2010-12-29|在应急系统中使用纳米颗粒的核电站及相关方法
CN101083153A|2007-12-05|球床高温气冷堆在线换料系统
CN107767973B|2020-05-05|核电厂乏燃料水池补充冷却装置
CN214336343U|2021-10-01|一种用于核电站燃料转运舱与装载井传水的新型回路
CN101620892B|2012-02-08|一种大功率压水堆核电站一回路系统结构设计
CN106653108B|2018-05-29|核电站一回路净化冷却系统
CN201387730Y|2010-01-20|辅助给水子系统
CN202119095U|2012-01-18|余热回收换热装置
CN106017109A|2016-10-12|一种高炉循环水冷却系统的上塔泵节能工艺
CN106403096A|2017-02-15|一种智能分层控制的中央空调冷冻水系统
CN205334971U|2016-06-22|一种用安全壳喷淋系统补充冷却乏池的系统
CN205064279U|2016-03-02|一种空压机余热回收二次换热装置
CN202887750U|2013-04-17|一种先进的二次侧堆芯热量导出装置
CN209843262U|2019-12-24|一种核电厂核燃料余热导出系统
CN209401322U|2019-09-17|百万千瓦级核电站乏燃料水池冷却系统
CN209401323U|2019-09-17|百万千瓦级核电站乏燃料水池冷却系统
CN212855234U|2021-04-02|一种用于脱硫塔的冷却装置
CN109405160A|2019-03-01|一种压水堆核电站安全壳通风系统
CN210825487U|2020-06-23|一种气化废水冷却装置
CN210373394U|2020-04-21|一种除氧器蒸汽放空回收装置
CN210135445U|2020-03-10|超低温液体冷量回收装置
CN211800743U|2020-10-30|还原炉循环系统
CN213636053U|2021-07-06|一种船用燃料电池冷却水循环装置
CN212081752U|2020-12-04|一种水轮发电机组顶盖取水板式换热循环冷却系统
CN210097679U|2020-02-21|一种反应釜热水循环系统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022159151.5U|CN214336343U|2020-09-27|2020-09-27|一种用于核电站燃料转运舱与装载井传水的新型回路|CN202022159151.5U| CN214336343U|2020-09-27|2020-09-27|一种用于核电站燃料转运舱与装载井传水的新型回路|
[返回顶部]